焦慮究竟是什麼?雖然我們難以用清楚的定義解釋,但會引發焦慮的事情絕對是罄竹難書,一定程度的焦慮會幫助我們維持警醒的狀態,或是追求個人的成長與進步,過度的焦慮則會拖垮一個人的身心狀態,嚴重影響日常生活,尤其是重複強迫性的焦慮以及不知道為何而焦慮的焦慮最令人焦慮。回到焦慮究竟是什麼,我會說那就像是「肚子餓」一樣,在你還是嬰兒時期,無法用語言表述這是「肚子餓」的經驗時,存在身體內部的某種不舒服的狀態,就可以說是一種焦慮,但為何這樣的焦慮不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,因為透過語言的學習及表述,我們得以向外面宣示「我肚子餓了」,藉此獲得適切的協助,同時也因為知道發生了什麼,就不會為這樣的焦慮所苦,知曉這不過就是「肚子餓了」,但在能說清楚「我肚子餓了」之前,從嬰兒的哭聲就知道那是一個毀天滅地的焦慮。
焦慮可以說是一種「混沌不明」的狀態,這裏面帶有相當多不同的情緒與想法的糾結,直到有個聲音「命名」了這些感覺,混沌的焦慮就會煙消雲散,相信大家在跟朋友訴苦時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:「對!就是這種感覺!」被好好理解與認識的感受,就能讓這些難以承受的情緒找到正確的表達方式而被疏通,就像是西洋鬼片中,當驅魔師讀出惡魔的「真名」時,那些恐怖的存在就會一散而去。這讓我覺得與其說心理師的工作是當人的「情緒垃圾桶」,不如說是「資源回收車」,將那些堆成一團的情緒進行資源回收與分類,甚至從中找出閃閃發亮的鑽石,而人也正是在這一次次的整理與疏通中,更加認識並鞏固自我的狀態,讓這些莫名的焦慮變成可以被訴說的經驗。
撰文者 洪毅軍諮商心理師